恶堕导论:恶堕的表象与本质——关于恶堕的探讨01
多年以来,恶堕作为里界ACG作品的一个经典母题,可谓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然而在享受感官愉悦与刺激体验之余,却少见针对这一题材本身的分析与思考。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子类XP与PLAY不断的推陈出新,恶堕这一题材所衍生出的叙事也日渐复杂。而这也让诸如“什么是恶堕?”“恶堕系作品都有什么特点?”“恶堕题材的吸引力在哪里?”之类的问题变得众说纷纭了起来。笔者今日便借此风水宝地,从自己对曾接触过的相关作品的理解与思考出发,浅谈一下我对恶堕这一题材的拙见,以供各位绅士们在贤者时间(划掉)能够更好地分享和品鉴恶堕系作品的魅力。全文仅为笔者一家之言,权当抛砖引玉。
要想探讨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恶堕的题材分类。通过搜索,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这么一张图:
(转自萌娘百科)
这张图表面上十分清晰地刻画了恶堕系作品的题材门类,但相信各位身经百战的绅士们一定会看出这种分类的简单与粗浅。譬如同样是洗脑类作品,即堕与慢堕、个人堕与连锁堕作品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同样是凭依,原角色意识是融合还是消灭,带给读者的韵味也能称得上是截然不同。这究竟是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恰恰便是本文动笔的原委之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请随其本,回到那个最基础、最直白的问题:恶堕这一概念到底是什么。
- 恶堕的内涵:自善向恶的变化过程
看到这个小标题,可能有绅士不禁要问:这不是正确的废话吗?难道恶堕还会有其他含义吗?对此我只能说,确实如此。但笔者认为,要想理解恶堕的概念,重要的并不在于这一句轻飘飘的定义,而在于对善恶关系的思考与探讨。
何为“善”?何又为“恶”?这个问题可以说贯穿了人类的文明史,是串联起道德与伦理链条的核心线索。然而尽管它的回答在人类史上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掌握在卫道士的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源头其实是源于人性中感性与理性,或者说本能欲望与主体性的矛盾之中。
- 自然性的善与恶:本能欲望与主体性的矛盾运动
古人云,食色性也。无论如何强调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人说到底不过是有智慧、有自我意识的社会动物,食欲、性欲等本能欲望,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是人类交往与实践的源头与根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满足本能欲望的行为称为“善”,而将压抑它的行为称作“恶”。然而,尽管人类的主体性产生于本能欲望的基础之上,但由于人类的思维与记忆并非共享,也就是如EVA中所刻画的“AT力场”的存在,本能欲望注定是极度自我的。个体的渺小与羸弱,让人类必须在通过社会性构建的集体中才能存活,这也就造就了主体性对本能欲望的压抑与克制机制。因为倘若无底线地放纵本能欲望,那么随着社会的瓦解,脱离社会的个体必然消亡,它的主体性也将不复存在。人类的善恶观也经由这个过程,实现了从自然性向社会性的变迁。
- 社会性的善与恶:从社会秩序的维护到压抑与束缚
当善恶观完成从自然性向社会性转变之后,它所呈现的特征就完全反转了过来:从迎合、满足本能欲望,转向对其的控制与压抑,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整个社会都处于持续性的生产不足、分配不均的状态,这一现实背景为本能欲望的压抑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社会无法承担所有成员放纵欲望的消费,唯有克制本能欲望,在社会秩序的框架内进行交往与合作,才能维持种群的存续。
但事实上,人类——尤其是古代农业文明的社会结构并不平等。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说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而社会化了的善恶观,作为这台机器赖以正常运作的润滑剂,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统治与压迫的色彩。在佃农们挣扎在贫困线上,老婆孩子热炕头已经是终极人生理想的时候,封建领主却可以堂而皇之地享受着领地内少女的初夜权。诸如此类的不公被定义为“善”,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性善恶观念的最大问题——它一方面是对统治者身份地位的维护与翼赞,另一方面又是对被统治者的宣教与规训。它被通过或宗教、或道德、或伦理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束缚在几乎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的无形枷锁。而性压抑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正如那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老话一样,哪里有欲望的压抑,哪里就会迎来抵抗与反弹。而这种行为,从社会化的善恶观念来看,正是“恶”的行径。没错,我们所要探讨的主角——恶堕,终于要出场了。
- 恶堕的(性意味方面)外延:性的象征与神化
- 恶堕与性的连结:性的象征意义
性欲源于生殖本能,即使在本能欲望中,也是最为重要的需求之一。因而在善恶观念转向社会性之后,能否在性行为上拥有优先权乃至独占权,便成为了衡量社会地位、统治权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统治者一方面通过社会化的善恶观念——或者说,宗教、道德、伦理——要求民众、尤其是担任社会秩序维护者身份的社会成员禁欲贞洁,另一方面却在统治阶级内部放纵欲望,妻妾成群。这种情况长此以往,不仅造成了性的压抑与束缚,更是将性与统治、征服牢牢联系在了一起,赋予了性,尤其是放纵性性行为以浓厚的象征意义。由此,无论是对现有统治体系、社会秩序的挑战,还是对性压抑的抵抗与反弹,性都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主题。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恶堕经常与性联系在一起的深层原因。
- 性的主导与伟力:恶堕作品中性的神化
我们既然已经了解了恶堕与性在社会文化层面的血脉联系,那么我们便可以将目光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收回,再次放回恶堕作品本身。我们能够注意到的是,恶堕系作品中的性似乎具有一种异常强大的、甚至具有“神圣性”的力量,作品中的几乎每一个角色——无论是恶堕的主导方,还是恶堕者——都在被性所引导与驱使。这显然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夸张描写,或者说,“神化”。而正如东野圭吾笔下的名侦探汤川学的那句名言:“现象背后,皆有原因。”在捕捉到恶堕系作品的描写共性之后,在这一小节,我们将真正开始具体探讨恶堕作品中对性的刻画,并探究这一刻画特征的动因。
- 性的引导:作为追求目标的性
在恶堕系作品中有一种屡见不鲜的设定是,恶堕的主导方往往以侵略者、复仇者或逆袭者的身份出现,以“统治国家/世界/银河/宇宙”为目标,并由此宣称(此时尚未恶堕的)恶堕者为自己的“所有物”——自然,这种称呼是性意味上的。在经过前面大段的铺垫与分析之后,相信看到这里的绅士们一定非常好理解这种刻画形式:性与统治、征服在人类的文化中的紧密连结,几乎可以说是一体两面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刻画在表面上,恶堕主导方的行为是由性所主导的,但在实际上,主导这类角色行为的是对现有秩序的反叛、颠覆与重塑的欲望;而他们所表达的性方面的占有欲,更多的是对前者的一种象征与炫耀。在这种题材的作品中,恶堕者一方的身份往往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如王族、圣职者、执法者等等,她们(或他们)的恶堕,往往被作为既有秩序一方的彻底失败与崩溃的符号,成为胜者冠冕上最耀眼的明珠。
如果说对现有秩序的破坏与颠覆是恶堕系作品中基本的宏观架构,那么性观念的解放或是放纵就是恶堕系作品中基本的微观设计。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探讨过的,人类社会的统治秩序往往会产生性压抑,这种压抑虽然源于人类的主体性,但当它与统治秩序的联系已经牢不可破的时候,它便也就成了试图破坏、颠覆秩序者的目标之一。恶堕的主导方往往会通过某种——经常是超现实的力量,以恶堕者的禁欲/性压抑这一点进行攻击、扭曲与替换。水平高超的主导者会引导恶堕者刻意混淆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善恶观,并以后者代替前者。这虽然明显违反恶堕者坚持的善恶观念,但由于后者在自然性上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因而在逻辑上依旧是成立的。如果我们从恶堕者自身的人性角度去审视,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称之为人性的“解放”。这一逻辑一旦被恶堕者所接受,恶堕者也就彻底完成了主体性的重塑,她(他)们将把纵欲重新视为“善”,而非“恶”,并出于善意将这种“善”从自我转向他人,这也就是所谓的“连锁堕”。
- 性的驱使:代表破坏力量的性
恶堕系作品中的性不仅是破坏、颠覆社会秩序的目标与旗帜,同时也代表着破坏性力量本身。如果我们现在将目光转回一开始的那张图,我们不难发现,图中所列出的种种门类,实际上都是具有性意味的超自然破坏性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破坏性的力量实现性”与“性本身具有破坏性力量”是表面相似但截然不同的。实际上,在恶堕系作品中,代表破坏性力量的性往往需要另一个超现实的力量作为载体去实现,而不是仅靠生殖器本身。这也是划分恶堕系作品与一般NTR系作品、强奸系作品的一条模糊的边界。从这个角度看,相比于NTR系、强奸系,恶堕系作品尽管更为夸大性的感官刺激,但在性本身的力量上,实际上是更为自卑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恶堕系作品所对抗的对象也更为宏观和强大(现存的社会秩序、意识形态以及国家机器),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借用超现实的力量也变得合理了:现实的沉重只有用超现实的力量才能打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恶堕系作品引人叹息的一点。
- 小结:恶堕的吸引力与批判
到此为止,我们简单地追溯了作为艺术风格的恶堕的人文历史源流及其总体特征,对恶堕系作品的思路与特征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恶堕这一艺术风格脱胎于社会性善恶观念及其所附属的压迫统治与欲望压抑之中,通过在作品的叙事中对既有社会秩序及其连带的规训与束缚进行反叛、颠覆与重塑,以宣泄现实中的压抑与愤懑。性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反叛、颠覆的胜利象征而被攫取,被恶堕者的人性也(至少在性压抑这一部分上)得到了解放,完成了自我主体性的重塑。而恶堕的吸引力,实际上也正是来源于这个过程中的、颠覆与宣泄的所带来的感官刺激。
看到这里,诸位绅士们是不是觉得这又是反叛压迫,又是人性解放的,这恶堕似乎还不错?然而并非如此。对恶堕这一行为的批判与反思,同样也是部分恶堕系作品的一部分。以经典SLG游戏《VenusBlood Hypno》(登录Steam后改名为《VenusBlood Hollow》)中的女主角西尔维娅这一角色为例,在秩序路线中,西尔维娅看似天真的理想在她的不断努力下成为了男主角莱恩哈特唯一的救赎之道;而她一旦被恶堕,那么整个故事会快速滑向男主角莱恩哈特在复仇心理支配下破坏一切、统治一切的混乱路线,而恶堕后的西尔维娅只不过是莱恩哈特手中的一把趁手的工具而已。这两相对比实际上已经揭示了相当多数恶堕系作品中“人性解放”的真相:恶堕者从“善”向“恶”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被支配的象征。恶堕者在恶堕后的主体性,或者说“解放感”,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是虚假且空洞的,只能被恶堕主导者的命令填补。恶堕者在实质上,已经沦为了后者的工具。